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乳腺炎高燒伴惡露復來----中醫治療3步到位

 醫案系列之乳腺炎高燒伴惡露復來

中醫治療3步到位



新任媽媽產後一月餘, 主要是泵出母乳餵哺孩子。 訴3天前吃麻油雞後, 左側乳房開始出現疼痛性硬塊,出乳不暢。數小時後, 左胸硬塊逐漸增大,繼而發燒, 自服退燒藥和消炎藥,但退燒2-3小後又再高燒,期間一直冷敷 ﹑泵奶並嘗試埋身親餵, 如此反復高燒兩天。

 

刻下:發熱 40.1, 左胸皮膚發紅灼熱,稍一觸碰即疼痛明顯,患側乳房腋窩下淋巴腫大,手擠奶時,奶質稠厚。發熱﹑頭痛﹑極度疲倦,口乾欲飲,飲不解渴。

 

立下開出兩道處方,處方1用以退燒,處方2則消癰通乳佐以滋陰清熱

 

第1步:馬上針灸治療

 針灸穴位:

患側乳房阿是穴﹑雲門﹑膻中﹑合谷﹑少澤﹑足三裡﹑太沖。加電20分鐘。

 起針後,病人覺疼痛減輕, 但仍有硬塊。針灸可疏通經絡, 但仍要令乳汁有出路, 硬塊方能消失, 否則很快又會再發燒。 

第2步:內服中藥

起針後,讓病人在診所先服一劑退燒中藥再進行手法理療

第3步:排出乳汁

服中藥後,著病人泵奶。泵奶時,若有硬塊,仍需配合手法理療或手擠奶, 以疏通乳腺。 

病人回家午睡後,告知又欲發燒,處於低燒狀態, 停了一星期的惡露又再出現,鼻頭長了顆疼痛的大瘡。問是否人太虛?非也,真正大虛之人,連燒也發不起。 

之前高熱不退, 是因乳汁鬱積,氣血凝滯。邪氣盛,但病人正氣不衰,所以正邪相爭極為激烈,所以反復高燒40度。

但乳腺炎的邪是因乳汁鬱積所致,乳汁一直排出不暢,這道邪熱就一直存在。乳房屬胃,鼻是陽明經循行路線,火性炎上, 循經上行,發為鼻瘡。熱迫血妄行, 因此惡露復來。乳汁的鬱熱不能從乳頭排出, 邪熱便從上下而走, 就是想找出路。

 

向病人解釋機理後,著她服完餘下的退燒中藥, 並繼續泵奶/埋身, 再服處方二的中藥以生津清熱消癰。 

第二天,病人告之沒有再發燒,惡露停止, 鼻瘡亦消。胸部的硬塊消了一大半, 人亦轉精神, 繼續泵奶/埋身,服藥3-4服後,胸部回復柔軟正常,患側乳房亦穩步回復之前的奶量。

 

針灸治療乳腺炎的作用:

針灸可以疏通局部壅滯的氣血,特別是較深層的塞奶硬塊, 因此針後會有乳房輕鬆的感覺,就如疏通阻塞河道的沙石,有利之後乳汁排出。

但治病求本, 切記針灸和服中藥後,仍要透過讓寶寶吸吮乳房/泵奶或手擠奶令鬱積的乳汁排出,從而改善阻塞,達到疏通乳腺的目的。

 

坐月傳統認為要補, 無論平補﹑溫補, 很多媽媽都怕用藥或食療性質偏涼。

 簡單來個比喻,坐月調理就像收拾房間, 透過食療來調理身體,回復產前狀態。 乳腺炎發生時, 就是身體(乳房)發生火災;「炎」字兩個火,首要就是滅火並找出火頭, 熱者寒之,用藥就要不懼寒涼,只要中病即止, 便不會怕寒涼傷正,然後可繼續中醫調養。

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

別讓孕吐影響母嬰健康

 









孕吐(中醫稱妊娠惡阻)是孕婦常見問題,一般在懷孕六周後出現,情況輕微者,十二周內就能消失。

妊娠惡阻輕者不需治療,只要在精神、飲食等方面注 意休息調理可自愈但嚴重的妊娠惡阻不僅影響孕婦的健康,且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。因此,必須及時診治,以防不測。

 

妊娠惡阻案例:

初診:患者妊娠4月有餘,第一胎,7-8週開始嘔吐黃水,在外看中醫後緩解,但後期服用中藥也嘔。刻下:納差﹑食肉或菜則嘔吐明顯,不能進食水份多的食物或水果。對氣味﹑溫差變化敏感,易誘發嘔吐。晚上頭昏腦脹。舌淡苔白質乾,脈滑乏力。

 處方中藥沖劑:

橘皮竹茹湯﹑桂枝﹑茯苓﹑茯神﹑炒白術﹑麥冬﹑麥芽﹑烏梅。X 3天。

 

由於患者飲水即嘔,因此將一天的藥量分為四小包,加熱水蓋過藥物少許已足夠溶解沖劑,以少量頻服,令身體容易接受。

病人訴第一次服用時,味道酸甜易進口, 10分鐘後, 其先生告之太太聽到「嘔」字,馬上有反胃感, 問應否嘔出來?我說有東西嘔就嘔吧,沒得嘔就不要勉強嘔。 反正一天4次藥,即使嘔1-2次出來,也有1-2次能把藥物吸收。

這亦是我開方時, 刻意把一天藥分4,以少量頻服的意思。

3天後,病人說嘔吐症狀開始改善。藥後口苦減,較易入睡,頭暈改善。胃納改善,但就只能接受香口﹑濃味的零食,正餐仍是吃不下, 水份多的生果仍易嘔。大便欠暢。

 

二診:

上方加乾薑﹑柏子仁。X 5天。14次。

 

三診:

病人說胃口持續改善﹑嘔吐好轉6-7,其先生更說現在不用躲起來吃飯了~太太看來也較之前精神許多。但睡眠稍差,於是稍作調整,換了個「四君子湯」。

四診:

病人服上藥後說嘔吐情況改善不明顯;並開始出現腳腫。主方由「 四君子湯」改回「橘皮竹茹湯」加減, 並加入豬苓,加強化水飲之力。

 

病人訴藥後水腫消, 嘔吐改善很多, 胃納增加, 並能開始吃肉食(之前不能)

 

辨証要點:

一診﹑二診除了《橘皮竹茹湯》為主方外,也合了個《苓桂術甘湯》(桂枝﹑茯苓﹑炒白術)

那是因為病人提到胃中如水份太多,便會誘發嘔吐,因此連吃水份多的食物也不行;此乃水飲內停之象。

胃有水飲, 水邪上泛, 發為嘔吐﹑眩暈。《橘皮竹茹湯》由陳皮、竹茹、生薑﹑黨參、甘草﹑大棗組成,有和胃、降逆、補虛之功。方中生薑止嘔, 用量達20, 皮可以和胃理氣,竹茹清熱,加入桂枝甘溫補中,通陽降沖,茯苓/茯神甘淡利水寧心﹑炒白術健脾利水,兩方合用, 重在溫胃逐飲,治療水飲上逆而發的嘔吐眩暈。麥冬滋陰液﹑麥芽開胃﹑烏梅乃足厥陰肝經之要藥;黃源禦《長沙藥解》雲:「烏梅, 味酸, 性澀, 入足厥陰肝經, 下沖氣而止嘔。」而且酸甘化陰, 烏梅亦有調味作用,使中藥更易入口,令此方有畫龍點睛之效。

 

初診時, 病人進入診所即乾嘔大作, 說聞到藥味就想嘔, (然而我用的是沖劑,藥樽也緊緊蓋上,大家都戴上口罩, 所謂的「中藥味」其實並不明顯,可見病人對味道非常敏感)病人在診所門外徘徊了10分鐘左右,方能進來 診症時, 診所的大門亦要大開, 令空氣流通,「散掉」中藥味。

 

病人曾經在外求診中醫也有改善,但後期連吃藥都嘔出來。自己心裡也擔心病人吃不下中藥又嘔吐出來。

  

但此病人妊娠惡阻屬嚴重級別, 情況接近西醫的妊娠劇吐,孕婦會反復嘔吐、會導致脫水、食慾不振、精神萎靡、身體疲憊。由於食慾不振,又會影響到營養吸收,繼而令胎兒健康受影響,必須予以重視。

 

中醫兼任廚師, 病人口味要重視

因此,開藥的著眼點除了藥效,更重要是考慮藥的口感味道,令病人能吃藥不吐,否則神藥也起不了效果。

於是細細問了她刻下能吃什麼?喜歡什麼口感?不能接受什麼味道?桂枝味道像肉桂, 帶有芳香。烏梅味酸又能生津,和其他藥混在一起, 病人評價味道酸甜易入口, 並一天分4次服用,少量頻服﹑不拘時服。除了第一天服後想嘔(但最後沒有嘔出來),之後愈飲愈能接受,嘔吐明顯減輕, 胃口亦有所改善。

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,有胃氣能食,就能生化氣血供養母體和胎兒,所以當嘔吐改善,面色亦由初診時灰暗轉趨紅潤。


每個人情況不同,文中處方僅針對此案患者,讀者切勿擅自使用。如欲服用中藥改善妊娠嘔吐,記得請教註冊中醫師啊!

2020年5月14日 星期四

中醫助妳擊退乳腺炎,令妳長餵長有~


乳腺炎;中醫病名叫「乳痈」乳腺炎初期,乳房紅腫熱痛並不明顯,而是以鬱滯為主,表現為單側或雙側乳房結塊﹑脹痛﹑排出乳汁困難。若處理不當, 乳房腫脹疼痛症狀加重,並出現惡寒發熱及周身疼痛等全身症狀,嚴重時更要手術
開引流排膿


乳汁滯留是母乳媽媽乳腺炎的主要發病原因 。 乳汁營養豐富,所以乳房也是細菌的理想培養基地。
以下是常見引致乳汁積滯﹑排出不暢的原因:
l   餵哺姿態不當;令乳頭破損 , 疼痛影響餵哺
l   親餵/擠奶時間相隔太長; 乳汁未能及時排出,造成脹奶。
l   飲食不節; 乳房屬胃,飲食過於甘厚肥膩或進補過度,令胃經積熱,氣血滯,致乳汁不暢,郁久化熱成膿
l   產婦情緒波動; 乳頭屬肝,鬱悶﹑惱怒﹑焦的情緒,影響肝主疏泄的功能,不能有效調節乳汁分泌。

治療乳腺炎,中醫會針對媽媽乳腺炎的成因,情緒抑或胃熱引起的因素,使用針對性的中藥; 如柴胡﹑蒺藜﹑青皮﹑蒲公英﹑漏蘆﹑路路通﹑王不留行籽……,來替媽媽疏肝清熱﹑通乳消腫,治療乳腺炎

乳腺炎如治療及時 , 除了能縮短病情 , 媽媽不因乳房疼痛而影響母乳餵哺,更重要是治療乳腺炎與產後調理可雙管齊下,一舉兩得。

2020年5月10日 星期日

不吃藥都有效–妊娠期的腕管綜合症的針灸治療


病案系列
懷孕半年的病人因右腕手麻手痛求診,西醫診斷為腕管綜合症(或叫腕隧道症候群),說是荷爾蒙影響,沒處方藥物,只是囑觀察和休息

但手腕的疼痛不但影響日常工作,甚至會晚上痛,影響孕媽媽的睡眠和生活質量。

試想想, 要是手腕一直在痛,誕下寶寶後因手腕痛而不能抱BB👶,多令初為人母的媽媽沮喪啊~😖

圖片來源:謝嘉雯中醫師
治療的腕管綜合症,中醫比較簡單有效的方法便是針灸,筆者患側手部的手三里穴﹑內關穴﹑大陵穴共施以3針。

此患者訴說針灸後當天手腕仍然疼痛麻痺,彷如做完劇烈運動般,手腕有乏力感

但第二天 手麻症狀卻好轉了7-8成。因此主動要求針灸覆診,進一步鞏固效果,第三次覆診時,已基本不痛,改為服中藥治療其他妊娠健康問題。

十月懷胎,每個階段少不免遇上健康小毛病;像孕吐﹑妊娠濕疹﹑妊娠水腫﹑便秘﹑尿頻﹑腰痛……這些妊娠病,中醫婦科典籍早已累積豐富經驗, 症狀剛出現時,稍稍用藥或簡單針灸,已能緩解甚至治癒,切忌拖延病情,令自己飽受不必要的痛苦不適。

#什麼是腕管綜合症?
腕管綜合症是腕管中的正中神經受到壓迫, 從而引發以患側手指麻痛乏力為臨床症狀的疾病。
#腕管綜合症有何臨床表現?
  • 檢查時可發現正中神經分佈區的皮膚感覺減退;如不能辨別棉花此類東西的細緻質感;
  • 患側的拇指﹑食指﹑中指及環指的橈側半感覺異常或麻木;
  • 患手握力減退, 拇指可出現外展及對掌無力;
  • 有不同程度的手指麻木﹑疼痛甚至僵硬等症狀;
  • 夜間症狀加重

#腕管綜合症成因:
腕管是一堅韌而無彈性的骨纖維鞘管,任何原因;如外傷﹑脂肪 瘤 ﹑, 神經 瘤 ,腱鞘囊腫 ,腱鞘炎 , 肌健炎﹑內分泌因素….,均可引起腕管內壓力增高,使正中神經受壓,導致神經功能障礙。

#為何懷孕容易有腕管綜合症?
妊娠時因荷爾蒙影響,身體組織易出現滯留性水腫 , 筋腱因腫脹並壓迫正中神經,引起其支配區出現手麻症狀。西醫沒處方藥物,只是囑觀察和忍耐。


問題1:孕婦可以針灸嗎?
  • 手和頭部進行針灸,仍然相對安全並有治療效果,如頭針可治失眠,頭痛,升提陽氣。像腕管綜合症, 取局部穴位內關穴,大陵穴, 加手三,已有治療效果。
  • 除特別情況,孕婦一般不針腹和腰,早﹑中期懷孕,像小腿的三陰交穴也要避免,因此穴有收縮子宮的作用
  • 但足三裡這些強壯保健的穴位有需要時仍然可以使用。


#孕婦針灸有什要注意?
  • 手腕肌肉並不豐厚,用幼針淺刺留針,照燈20分鐘促進手腕血液循環,已達治療效果。
  • 不宜過度運針,以免令孕媽媽精神緊張。


2020年5月5日 星期二

【立夏】小朋友出汗多易疲倦 夏天素湯清心消暑















立夏是夏天的開始。悶熱的天氣,容易令人食欲不振。夏天汗出增多,身體津液消耗也隨之上升,氣隨汗脫,因此易覺疲倦。中醫認為夏天與心氣相通,心屬火,隨著溫度的逐漸攀升,人們難免會覺得心浮氣躁,俗稱「心火盛」。

所以夏天飲食宜清淡,可多以時令蔬菜瓜果入餚,適量多吃清心消暑的食物;如冬瓜﹑苦瓜﹑蓮子﹑綠豆……等消暑生津,並少吃油膩辛辣的食物,以免助熱上火。

牛蒡椰子粟米素湯(3-4人份量)



牛蒡(Arctium lappa L.)為菊科牛蒡屬兩年生草本植物,其果實「牛蒡子」是一味常用中藥,用以治療咽痛﹑風熱感冒。而日常食用煲湯多使用牛蒡根,即我們平時在菜市場見的牛蒡。《聖濟總錄》記載牛蒡根具有散風熱、消毒腫的功效。

而註冊營養師梁穎恩小姐亦解釋;牛蒡含豐富纖維,如吃湯渣100克牛蒡已能滿足成年人每天的纖維需求約10%;能促進腸道蠕動,維持腸道健康和預防大腸癌。牛蒡亦含豐富鉀質有利去水和降血壓,有肋消除水腫。

除煲湯外,臺灣﹑日本更把牛蒡變化出不同的菜
牛蒡椰子粟米素湯(3-4人份量)
式;如涼菜﹑天婦羅﹑小炒﹑牛蒡茶等。牛蒡加入印度椰子煲湯,一屋椰子香,聞著已令人食欲大開。
牛蒡食療價值備受推崇,價格卻非常親民,因此又被稱為「窮人的人參」。誠然,此湯煲出來除了濃郁的椰子香外,的確還帶有像人參味道的淡淡甘味。
但牛蒡性質偏涼,體質較虛寒者﹑易有痛經的媽媽或腹瀉的人士也不宜大量食用。

素湯不用肉,減少了煲湯骨的動物性飽和脂肪,有利心血管健康 。同時固以健脾益氣的黃豆﹑健脾滲濕的眉豆代替煲湯骨的口感,並以栗米﹑椰棗,提升湯的甜味令整煲湯清甜消暑,促進食慾。
註冊營養師梁穎恩小姐指出;黃豆含豐富鐵質,能幫助造血和維持新陳代謝,令人精神飽滿面色紅潤。同時,黃豆含豐富鋅質,能幫助小朋友成長發展和維持免疫力,減低新冠肺炎復課學後感染傳染病的機會。豆類(黃豆及眉豆)含豐富葉酸和益生元,而牛蒡含有高非水溶性纖維,可以改善腸道健康及預防小朋友便秘。

粟米含有玉米黃質(Zeaxanthin)及黃體素(Lutein),對小朋友的眼睛及皮膚有益。

原文刊於2020年5月5日01親子

2020年4月13日 星期一

素湯系列之猴頭菇金針菜白背木耳湯


素湯系列
猴頭菇金針白背木耳湯(2-3人份量)

材料: 猴頭菇2-3顆﹑白背木耳30克﹑金針菜30克﹑紅棗3-4粒﹑蜜棗1-2顆。
功效: 安中和胃﹑養血通乳
適合人士:氣血不足﹑腸胃不適﹑欲增強抵抗力的人士﹑坐月婦女﹑母乳媽媽

小貼士:先把猴頭菇清洗乾淨,剪去蒂部,浸泡清水半小時左右,然後用手反覆搾出菇內水分,再泡清水。重複這步驟35,便可去除猴頭菇的苦澀味。

猴頭菇作為食用菌, 味道鮮嫩, 口感像肉,有“素中葷”之稱,能安中和胃

白背木耳 (Auricularia polytricha) 是從臺灣引進的一個木耳品種,現於國內廣泛種植。香港衛生署建議成年女性一天鐵質攝取量是20毫克。而每100克白背木耳含18.3毫克鐵質, 比黑木耳11.83毫克多了35%~可見,白背木耳鐵質含豐富,有助改善貧血。

金針菜又叫黃花菜, 為百合科萱草屬植物黃花菜的花蕾 <本草綱目> 中載:「黃花菜性味甘,微苦微寒,無毒, 通結氣﹑ 利腸胃﹑利胸膈﹑安五臟﹑輕身明目﹑ 益氣止血﹑ 通乳利尿。」金針菜含鐵量也高於菠菜數倍, 配合養血的紅棗,此湯對改善貧血﹑胃腸不適﹑上奶起著食療作用。
此湯纖維含量豐富,喝湯別忘了吃湯渣啊~


圖片來源:謝嘉雯中醫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