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無懼「清熱涼藥」,不可急補:需先疏通肝氣、清熱瀉火,否則「越補越上火」。
- 中藥﹑針灸的同時, 叮囑患者改變生活方式(戒酒、早睡、控制情緒)以配合,否則治療難以顯效。
中醫認為,優質睡眠是養血安神、調和陰陽的基礎,而五臟平衡才能為受孕提供良好的內環境。若有長期失眠或備孕困難,建議尋求中醫師辨證調理,從根本改善體質。
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學學士及生物醫學理學士 (榮譽), 香港中文大學中風及臨床神經科學理學碩士,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院-生殖醫學及輔助生殖技術證書, 香港中文大學婦產科學院-母嬰營養學證書
#和時間競賽的新冠治療案例 #用療效說話
![]() |
此患者原定3月15日要進行腫瘤手術, 手術前快測陽性兼發燒, 手術要延後一星期。 刻下:3月15日(新冠快測陽性第2天),已服退燒藥2天, 仍高燒不退, 自測體溫38.3 度, 無汗出, 咽痒不痛, 咳痰, 白色, 鼻水少許。喜飲水。 二便正常。 胃無不適。
初診處方 : 柴葛解肌湯加減
3月16日(D3:快測陽性):處方4劑中藥, 囑如中午服第一劑後, 晚上又發燒, 便再服第2劑。
3月17日(D4:快測陽性): 昨晚沒再發燒, 但咳嗽劇烈。 服第3劑, 晚上咳大量黃綠痰。
高燒已退, 身體開始作出排病反應, 因此大量黃綠痰吐出。
3月18日(D5:快測陽性): 中午服第4 劑中藥。 並處方新的中藥(藥方2): 以定喘湯合小陷胸湯加減, 4 劑。 晚上服藥方2一次。
3月19日(D6:快測陽性): 訴昨晚咳嗽減, 痰轉黃白。因患者要趕在3月22日前退燒並轉陰性方可進行手術, 因此囑早晚各服一劑, 共2劑, 冀能加快進程。
3月20日(D7:快測弱陽性)早上傳來快測結果,已轉為弱陽。訴昨晚咳嗽明顯減, 只是間中咳。進展令人鼓舞。 囑服完余下一劑。
此病人本來要面對一場癌症手術, 已為患者帶來身心困擾。不巧地手術前感染新冠肺炎並發高燒, 令手術延期, 令患者及其家人更心急不已。
一般新冠患者都是一天吃一服藥, 此名患者在高燒時, 我要求一天吃夠兩服。 燒退後, 咳出大量黃綠痰, 也是身體在作出排病反應的過程, 只要燒退了,就有轉機,著她們不用怕。第二條藥方便是針對咳嗽黃綠痰而設, 開始時也是一天兩服 。D 7(2天內進藥3服後), 快測明顯變淺色。 D8已完全轉陰。
這個病例在近月云云的新冠患者 中, 令我感受特別深刻。不止講療效, 還要和時間競賽, 爭取在手術前轉陰性。因為腫瘤手術已延期一星期, 再延期的話反怕會耽誤病情。我有信心治愈患者眼前的新冠肺炎, 但也不敢在家屬前保證能在手術前完全轉陰性。所以有時一天甚至兩個電話, 直接和患者及其家人溝通, 按情況和需要,要求患者一天吃夠兩服藥。 實邪之傷攻不可緩,對邪氣正盛,正氣還充實的人,用藥攻治不可輕緩。在加大藥量的情況下,冀加快病情康復, 幸而最後趕得上手術前轉陰性, 為這次治療提供了雙重的意義。
聲明: 此患者屬中青年, 素體質不弱, 所用方藥和服用方法僅針對此患者, 讀者切勿擅自使用。
方劑小知識:
「柴葛解肌湯」 出於《傷寒六書 》, 為辛涼解表劑;由柴胡﹑葛根﹑黃芩﹑羌活﹑白芷﹑芍藥﹑桔梗﹑甘草﹑生薑﹑大棗組成。方中以柴胡﹑葛根為君藥 “柴胡輕清主升清,能祛散肌表,治寒熱往來,除潮熱”,是和解要藥,能振奮清陽而積滯自化。柴胡又是半表半裡證要藥,能宣通陽氣祛散外邪。方中黃芩﹑石膏均能清瀉裡熱;黃芩清熱燥濕﹑瀉火解毒,石膏清熱瀉火﹑生津止渴。羌活解表散寒﹑祛風滲濕,白芷解表散寒﹑祛風止痛﹑通鼻竅,二者散表邪而治頭痛。白芍斂陰止汗,以防疏散太過;桔梗載藥上行,宣利肺氣。甘草調和藥性,生薑﹑大棗調和營衛。初診時以此方配合玄參﹑牛蒡子….加減,達到解肌退熱﹑清熱解毒之效。
「定喘湯」出自《攝生眾妙方》,聽其方名有「喘」字, 就知和肺氣不利有關。什麼是喘?喘就是指在自然狀態下,一般人的呼吸次數約為每分鐘12~16次,如果因者病理變化增加呼吸次數,皆可稱為喘。「定喘湯」臨床上多用於治療熱性哮喘。肺炎病人中後期多表現不同程度的咳嗽, 有些咳嗽輕微, 有些咳嗽劇烈。咳嗽劇烈而不可止的, 已可叫喘。因此, 定喘湯以麻黃﹑白果宣肺散邪與斂肺平喘同用,一散一收,既使邪去又防止肺氣耗散過度;蘇子﹑款冬花﹑杏仁﹑法夏降氣祛痰,止咳平喘;桑白皮﹑黃芩瀉肺熱而平喘;甘草調和諸藥;諸藥合用,使痰熱得清,肺氣得降,則喘咳自平。
「小陷胸湯」只有瓜蔞﹑黃連﹑半夏三味藥, 為逐飲去熱之劑。瓜蔞甘寒,清肺化痰﹑利氣寬胸﹑散結消腫。半夏燥濕化痰﹑消痞散結,可治濕痰冷飲,咳喘痰多,胸膈脹滿。黃連清熱燥濕﹑瀉火解毒,合半夏辛開苦降,得瓜蔞潤燥以化痰,達到散結開痞之效。
二診時以「定喘湯」合「小陷胸湯」, 加強清肺熱, 逐痰去飲之效。
#用療效說話 #新冠肺炎 #OMICRON # COVID19 #遙距視像診症 #視像診症 #遙距診症 #謝嘉雯中醫師
#病案系列 ---顳下頜關節痛(牙骹痛)
俗話說:「雞髀打人牙骹軟」。但現實生活中, 不用被雞髀打也會出現牙骹軟甚至牙骹痛的症狀。這牙骹痛多由顳下頜關節炎引起;症狀為顳下頜關節局部疼痛, 張口受限, 出現彈響或關節有摩擦感,咀嚼肌局部有壓痛點,部份患者伴有頭痛﹑眩暈﹑耳鳴或肩頸痛, 西醫稱此一系列症狀為「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」(Temporomanibular disorders, TMD)
病案
患者右側出現張口困難伴疼痛3月余。因疼痛影響說話和進食,只能進食流質食物。牙醫已排除蛀牙, 診斷為顳下頜關節炎,處方消炎止痛藥,囑少說話和避免進食堅硬食物,但近日有加重症狀。
刻下: 張口時右側出現聲響和疼痛感,右側顳下頜關節處﹑耳前有明顯壓痛,咬肌和右側頸椎肌肉處壓痛明顯。
針:
不通則痛;本病是顳下頜關節因疼痛出現活動障礙,治療以局部取穴為主, 首選「下關穴」;它既是經穴又是阿是穴(壓痛點),亦為咬肌起始點。據「經脈所過, 主治所及」, 「以痛為腧」, 故選用以上穴位。適時運針, 令針感有酸麻脹的效果。
治療效果:終於有口能言, 不用再吃軟餐。
治療後, 患者訴顳下頜關節酸脹減輕, 一星期2-3次針灸, 症狀持續改善,針灸第8次後,顳下頜關節活動正常,張口度正常,彈響和雜音接近消失,咀嚼功能恢復正常,隨著疼痛減輕, 張口角度亦增加, 說話時間比之前增長,咀嚼食物時疼痛明顯減輕,訴好轉9成左右, 只會於過度張口時有不適感,可以趕得及在聖誕節日和家人吃上大餐,讓味蕾重拾久違的美味。
廣東話百科:
「雞髀打人牙骹軟」是什麼意思?
以往過年過節才有機會食雞,嫩滑多肉的雞脾(雞腿)是一隻雞最精華的部份。「牙骹」;就是下巴連接頭部的關節部分。「雞髀打人牙骹軟」指請人吃好東西,可使人什麼都願意說出來,後來引伸為用甜頭去利誘他人幫忙的意思。
#針灸 #病案 #牙骹軟 #牙骹痛 #中醫 #顳下頜關節紊亂綜合症
#顳下頜關節 #顳下頜關節痛 #顳下頜關節炎 #頭痛 #肩頸痛 #耳鳴 #頜痛 #頰痛 #口噤不開 #謝嘉雯中醫師 #幸福堂中醫針灸診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