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8月27日 星期四

別讓孕吐影響母嬰健康

 









孕吐(中醫稱妊娠惡阻)是孕婦常見問題,一般在懷孕六周後出現,情況輕微者,十二周內就能消失。

妊娠惡阻輕者不需治療,只要在精神、飲食等方面注 意休息調理可自愈但嚴重的妊娠惡阻不僅影響孕婦的健康,且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。因此,必須及時診治,以防不測。

 

妊娠惡阻案例:

初診:患者妊娠4月有餘,第一胎,7-8週開始嘔吐黃水,在外看中醫後緩解,但後期服用中藥也嘔。刻下:納差﹑食肉或菜則嘔吐明顯,不能進食水份多的食物或水果。對氣味﹑溫差變化敏感,易誘發嘔吐。晚上頭昏腦脹。舌淡苔白質乾,脈滑乏力。

 處方中藥沖劑:

橘皮竹茹湯﹑桂枝﹑茯苓﹑茯神﹑炒白術﹑麥冬﹑麥芽﹑烏梅。X 3天。

 

由於患者飲水即嘔,因此將一天的藥量分為四小包,加熱水蓋過藥物少許已足夠溶解沖劑,以少量頻服,令身體容易接受。

病人訴第一次服用時,味道酸甜易進口, 10分鐘後, 其先生告之太太聽到「嘔」字,馬上有反胃感, 問應否嘔出來?我說有東西嘔就嘔吧,沒得嘔就不要勉強嘔。 反正一天4次藥,即使嘔1-2次出來,也有1-2次能把藥物吸收。

這亦是我開方時, 刻意把一天藥分4,以少量頻服的意思。

3天後,病人說嘔吐症狀開始改善。藥後口苦減,較易入睡,頭暈改善。胃納改善,但就只能接受香口﹑濃味的零食,正餐仍是吃不下, 水份多的生果仍易嘔。大便欠暢。

 

二診:

上方加乾薑﹑柏子仁。X 5天。14次。

 

三診:

病人說胃口持續改善﹑嘔吐好轉6-7,其先生更說現在不用躲起來吃飯了~太太看來也較之前精神許多。但睡眠稍差,於是稍作調整,換了個「四君子湯」。

四診:

病人服上藥後說嘔吐情況改善不明顯;並開始出現腳腫。主方由「 四君子湯」改回「橘皮竹茹湯」加減, 並加入豬苓,加強化水飲之力。

 

病人訴藥後水腫消, 嘔吐改善很多, 胃納增加, 並能開始吃肉食(之前不能)

 

辨証要點:

一診﹑二診除了《橘皮竹茹湯》為主方外,也合了個《苓桂術甘湯》(桂枝﹑茯苓﹑炒白術)

那是因為病人提到胃中如水份太多,便會誘發嘔吐,因此連吃水份多的食物也不行;此乃水飲內停之象。

胃有水飲, 水邪上泛, 發為嘔吐﹑眩暈。《橘皮竹茹湯》由陳皮、竹茹、生薑﹑黨參、甘草﹑大棗組成,有和胃、降逆、補虛之功。方中生薑止嘔, 用量達20, 皮可以和胃理氣,竹茹清熱,加入桂枝甘溫補中,通陽降沖,茯苓/茯神甘淡利水寧心﹑炒白術健脾利水,兩方合用, 重在溫胃逐飲,治療水飲上逆而發的嘔吐眩暈。麥冬滋陰液﹑麥芽開胃﹑烏梅乃足厥陰肝經之要藥;黃源禦《長沙藥解》雲:「烏梅, 味酸, 性澀, 入足厥陰肝經, 下沖氣而止嘔。」而且酸甘化陰, 烏梅亦有調味作用,使中藥更易入口,令此方有畫龍點睛之效。

 

初診時, 病人進入診所即乾嘔大作, 說聞到藥味就想嘔, (然而我用的是沖劑,藥樽也緊緊蓋上,大家都戴上口罩, 所謂的「中藥味」其實並不明顯,可見病人對味道非常敏感)病人在診所門外徘徊了10分鐘左右,方能進來 診症時, 診所的大門亦要大開, 令空氣流通,「散掉」中藥味。

 

病人曾經在外求診中醫也有改善,但後期連吃藥都嘔出來。自己心裡也擔心病人吃不下中藥又嘔吐出來。

  

但此病人妊娠惡阻屬嚴重級別, 情況接近西醫的妊娠劇吐,孕婦會反復嘔吐、會導致脫水、食慾不振、精神萎靡、身體疲憊。由於食慾不振,又會影響到營養吸收,繼而令胎兒健康受影響,必須予以重視。

 

中醫兼任廚師, 病人口味要重視

因此,開藥的著眼點除了藥效,更重要是考慮藥的口感味道,令病人能吃藥不吐,否則神藥也起不了效果。

於是細細問了她刻下能吃什麼?喜歡什麼口感?不能接受什麼味道?桂枝味道像肉桂, 帶有芳香。烏梅味酸又能生津,和其他藥混在一起, 病人評價味道酸甜易入口, 並一天分4次服用,少量頻服﹑不拘時服。除了第一天服後想嘔(但最後沒有嘔出來),之後愈飲愈能接受,嘔吐明顯減輕, 胃口亦有所改善。

脾胃乃氣血生化之源,有胃氣能食,就能生化氣血供養母體和胎兒,所以當嘔吐改善,面色亦由初診時灰暗轉趨紅潤。


每個人情況不同,文中處方僅針對此案患者,讀者切勿擅自使用。如欲服用中藥改善妊娠嘔吐,記得請教註冊中醫師啊!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