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

中醫教你7招告別「黃臉婆」(上)

原文連結2018年7月15日青協家長傳動網


明明用了很多名貴護膚品,卻仍被取笑是「黃臉婆」!
坊間流傳一句話:「結婚就會變成黃臉婆」。「黃臉婆」泛指那些臉色暗黃無光,一臉憔悴的婦人容貌。彷彿女人成為人妻﹑人母後,除了歲月留痕外,容貌亦在煩瑣的家事和壓力包圍下被犧性。

雖然「黃臉婆」一詞對婦女充滿貶義,但從中醫角度,「黃臉婆」的臉色,正反映了婦女們日夜操勞﹑精神透支下的「脾虛」狀態。

你的臟腑功能如何,你的膚色也就如何!

中醫認為正常的膚色應該表現出紅黃隱隱, 明潤含蓄的質感。臉色會因遺傳﹑地域﹑氣候而有所差異,隨生理狀態而變化。
五臟有五色;「脾」在五行屬土,主黃色。除了黃疸會引起病理性臉黃外,「脾虛」的人,臉色多表現為暗黃﹑萎黃。

不同程度的脾虛,臉色也有所不同,:

l   黃而色淡→脾胃氣虛﹑
l   臉黃浮腫→脾虛濕盛﹑
l   黃而晦暗→寒濕困脾。


「黃臉婆」是「脾虛」警號
中醫認為「脾乃氣血生化之源」,食物通過脾的運化,轉化為氣血,供五臟六腑之用。現代人喜冷飲凍食,加上香港處於嶺南地區,容易受外濕困擾,這些都會損害脾胃的運化功能。

不論雙職婦女抑或是全職媽媽,都恍如便利店般24小時為子女﹑家人﹑事業籌謀。《黃帝內經》提出「思傷脾」﹑「思則氣結」。除了飲食不節外,過度的思慮也會損害脾胃功能引致「脾虛」,即使服用補血的食療,也無法有效吸收,轉化為足夠的氣血滋養皮膚了。

因此不想做「黃臉婆」,除了調理脾胃外,也要重視避免杞人憂天,思慮太多。

婚後角色的轉變,令母親每天為家中瑣事團團轉。沒有女人會甘心做黃臉婆,明天將會教大家如何掃走臉上黃氣,做個靚媽媽。
過度的思慮也會損害脾胃功能,引致「脾虛」



2018年7月23日 星期一

【大暑】消暑養生食療



723正值「三伏天」的「中伏」前後, 高溫悶熱, 雨水又多。暑濕之邪容易乘虛而入, 令人耗氣傷津, 特別是老人﹑小孩和體弱者。

因此大暑養生, 要防暑熱﹑除濕氣﹑養脾胃﹑生津液。

以下食療有助改善暑濕引起的心煩氣躁﹑身體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狀。

1. 清熱除煩 白菜排骨湯
材料: 排骨半斤﹑白菜一斤﹑蜜棗2粒。
製法: 以上材料洗淨, 一起熬煮2小時。

白菜性味甘﹑平; 有清熱除煩﹑通利腸胃﹑利尿的作用, 此湯可以用來消暑解熱。

2. 清甜可口 絲瓜炒滑蛋
材料: 絲瓜半條﹑雞蛋2-3只﹑水或鮮奶﹑生粉﹑鹽少許。 


製法:
i.            打散雞蛋, 11加水或奶, 如蛋液為100ml, 100ml水或奶, 可加適量油, 令口感更滑, 以慢火炒89成熟, 盛出放碗中備用。
ii.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絲瓜切斷頭尾後﹑削皮切片, 以適量油快炒絲瓜, 然後加水煨煮, 待煮出絲瓜甜味後, 加鹽少許。
iii.            絲瓜烹煮時會出水, 可以生粉加水勾芡, 令絲瓜汁更濃稠。
iv.            然後倒進炒好的滑蛋, 與絲瓜伴勻即可上碟

絲瓜性味甘﹑涼, 味道清甜, 有清熱消暑﹑化痰﹑止咳平喘﹑通絡之效。

3. 美白醒胃 涼拌蕃茄
材料: 新鮮蕃茄3-4個﹑砂糖適量。
材料: 此為零難度製作的消暑涼菜, 將蕃茄洗淨切粒, 灑上砂糖伴勻, 待砂糖稍稍溶化, 便可食用。
蕃茄性味甘﹑酸, 醒胃生津。生蕃茄比熟蕃茄蘊含更豐富的維他命C, 除了能增強免疫力, 更可加快日曬後肌膚的修復, 有助美白。

注意生番茄會與胃酸發生反應, 空腹食用容易引起胃脹不適。 因此作為開胃菜, 建議還需伴隨其他菜餚一起享用。

4. 健脾祛濕 冬瓜苡仁粥
材料: 冬瓜適量﹑白米100﹑熟薏苡仁30
製法: 白米﹑熟薏苡仁熬煮至半熟, 加入冬瓜(去核削皮切粒), 再一起煮至冬瓜微爛便可, 放涼後食用。

明代醫家李時珍認為喝粥能生胃津, 補虛損。「大暑」時節天氣悶熱, 胃口欠佳,可藉粥療健脾益氣。冬瓜性味甘﹑淡﹑涼, 能清熱利水﹑生津解毒, 配上健脾滲濕的熟薏苡仁, 加強袪濕消暑之效。

5. 苦瓜蜂蜜飲
材料: 苦瓜﹑蜂蜜
製法: 新鮮苦瓜榨汁, 然後加進蜂蜜調味即可。
苦瓜: 瓜如其名, 味苦入心經, 可降泄心火, 改善暑熱引起的心煩氣燥感。 加入蜂蜜,除了調和苦瓜的苦味外; 蜂蜜味甘補脾, 亦可避免苦味過, 傷及脾胃。

6. 消暑最強 海帶綠豆沙
材料: 綠豆200, 海帶﹑冰糖適量。
製法: 海帶洗淨後切成0.3-0.5cm闊的條帶狀, 與綠豆一起熬煮至綠豆成爆米花樣,加入冰糖調味便可。

古時沒有空調, 古人就以喝綠豆湯來消暑, 可見綠豆是身體的天然散熱器。 綠豆性味甘﹑涼, 除消暑利水外, 其清熱解毒的作用, 更可加快消除濕熱引起的暗瘡和口腔潰瘍。 海帶鹹﹑寒, 除加強清熱袪濕的功效, 更能提升口感。

7.袪濕神器 拔火罐
拔火罐可以散寒祛濕, 並有疏通經絡﹑瀉熱之效, 可以消除因濕困引起的倦怠,對於暑熱天時乘涼飲冷的胃腸不適, 如腹瀉也有治療作用。但是並非所有人適合拔火罐; 如孕婦﹑氣血虛弱﹑血液功能障礙者均應禁用或慎用拔罐。如有疑問,宜咨詢註冊中醫師。

夏日消暑, 亦要注意保護體內陽氣, 飲食有。因為天氣炎熱, 毛孔常處於張開狀態以排汗, 如過份貪涼飲冷, 易受外邪侵襲, 生出病來。 同時, 亦要注意避免在高溫下外出運動, 並要時時補充水份, 以防中暑。

註:以上食療只供參考, 各人體質不同, 服用前宜諮詢註冊中醫師或家庭醫生。


2018年7月19日 星期四

教小朋友長期用錯聲 茶療、按摩解決失聲

鬧傷左把聲,就無聲再鬧架喇~~

當趕功課,管教孩子時,媽媽總有「火遮眼」的時候,然後「不其然」會揚聲8度,甚至怒吼去令孩子配合就範。

結果長期用聲不當,輕則聲沙,重則失聲。這種以聲音沙啞,說話費力為主症的慢性咽喉部疾病,類似西醫的慢性咽炎,中醫則稱之為「慢喉瘖」、「久瘖」、「瘖啞」;「瘖」就是聲音沙啞的意思。




起始聲沙 繼而損傷聲帶
(VCG圖片)「慢喉瘖」好發於用聲較多的人群:如教師、家長、銷售人員或歌唱家。喉部檢查顯示黏膜多存在暗紅色充血、腫脹或萎縮,聲帶腫脹肥厚,聲門閉合不全,或有聲帶息肉、聲帶小結。

開始時只是間歇性聲音沙啞,如在疲倦、情緒不穩、或精神不佳時。如不理會,聲沙發作頻率和持續時間便逐漸增加,由間歇性發展為持續性的慢性病,即「慢喉瘖」(慢性咽炎)。
中醫認為長期聲音沙啞多由肺、脾、腎虧虛所致。聲音出於肺而根於腎,肺主氣,脾為氣之源,腎為氣之根。 肺脾氣虛、肺腎陰虛、氣滯血瘀痰凝,均可令喉竅失養,出現聲音沙啞。
過度發聲或用聲不當均可損傷氣機,氣損則滯,令氣血津液輸布失司,上不潤喉,故時覺咽乾。氣血津液運化無力,聚則生痰,停則成瘀,相結於喉,因此常常自覺咽中不舒,要藉咳嗽來清嗓子。聲門不利,自然音出沙啞,然後為讓對方聽清楚,再勉強大聲說話,令聲帶損傷陷入惡性循環。

胖大海。(謝嘉敏中醫師提供圖片)
胖大海

1. 清音茶
材料:胖大海5克(約2-3粒),薄荷3克,石斛15 克。水煎代茶飲。
適合人群:肺熱聲啞、咽喉疼痛、咳嗽。
注意人群:胖大海清肺化痰,利咽開音並能潤腸通便,易腹瀉人士不宜頻密飲用。


薄荷。(VCG圖片)
薄荷


石斛。(VCG圖片)
石斛










 2. 山楂梨子茶

梨子茶。(VCG圖片)材料:雪梨1個、百合15克、山楂10克、冰糖適量。雪梨去核連皮,與其他材料洗淨,水煎
山渣。(VCG圖片)
山楂
代茶飲。
適合人群:咽喉乾燥,聲帶長有息肉的人士,有生津化瘀的作用。
注意人群:山楂酸甘,微溫,除了能生津液、利咽喉、消食積外,還有活血化瘀的作用;因此懷孕婦女不宜飲用。
除此,平時可喝蜜糖水緩解口乾咽癢,除了滋潤咽喉,更有美肌效果呢!







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(謝嘉雯中醫師提供圖片)
  (謝嘉雯中醫師提供圖片)
針灸按摩穴位有妙效
進行針灸或按摩治療聲音沙啞,可選擇頸部的「人迎穴」、「水突穴」、「廉泉穴」,有助改善局部血液循環,減輕咽喉充血水腫。「人迎穴」、「水突穴」屬於足陽明胃經之腧穴,可改善咽喉腫痛症狀;「廉泉穴」位於喉結(俗稱喉核)上方,為治療「慢喉瘖」的要穴之一,有清利咽喉,通調脈絡之功。

(VCG圖片)

從生活防治聲音沙啞:
1. 以拍手代替吼叫;孩子不集中時,可先以拍手或敲桌面以引回其注意力,再講道理。

2. 適時喝水潤喉嚨;喝水以暖水為佳,不要急著一口氣把水灌下,宜緩緩喝水,可令其有充分時間滋潤喉嚨。

3. 聲帶休息要充足;熬夜容易引致虛火上炎,虛火客於喉嚨則時覺咽癢乾咳痰少。欠缺休息,聲帶便經常處於勞累的充血狀態,難以康復。

4. 運動鍛煉強心肺;跑步、打球等帶氧運動,可增大肺活量,為吸氣、呼氣和發音奠定良好基礎。

5. 教養方式時檢討;被罵的小朋友,輕則心裡不舒,重則出現叛逆心態。家長宜採用正面積極的教育方法代替喝罵,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。

如果聲沙症狀持續,服食中藥配合針灸治療,均有理想療效。不論以中藥或針灸治療聲音沙啞,中醫師除著眼於咽喉局部外,還會根據患者整體臟腑虧虛的情況去處方藥物,並配合其他健脾、化痰、滋陰的穴位以提升療效。

註:以上食療只供參考,各人體質不同,服用前宜諮詢註冊中醫師或家庭醫生

 原文刊於  2018-07-16 親子01教小朋友長期用錯聲 茶療、按摩解決失聲|謝嘉雯中醫師

2018年7月11日 星期三

《夏天濕疹患者注意事項(下)》謝嘉雯醫師

 原文連結青協家長傳動網《夏天濕疹患者注意事項(下)》謝嘉雯醫師

夏天雨水多,濕疹患者對濕度敏感,可在下雨天前煲點清熱利濕湯水,預防症狀復發。以下兩款湯水,予濕熱型和脾虛濕重型患者參考, 以舒緩症狀。






土茯苓功效:解毒,除濕,利關節。



1.濕熱型患者-<清熱利濕湯>

表現:多見於急性期﹑亞急性期患者。皮損潮紅,多見丘疹﹑丘皰疹﹑水皰,皮膚灼熱,瘙癢劇烈,抓破後糜爛﹑滲出,可伴心煩,口渴,尿黃,大便乾。

材料:土茯苓30克﹑赤小豆30克﹑茯神30克﹑浮萍15克﹑冬瓜﹑金華火腿適量。
製法:將所有材料洗淨後一起放入鍋中,大火燒滾後,轉小火煲約1小時。

2.脾虛濕蘊型-<蓮藕綠豆湯>

山藥功效:補脾養胃,生津益肺,補腎澀精。
表現:常見於慢性及亞急性濕疹。皮損以丘疹或丘皰疹為主,色暗或有鱗屑,少許滲出,瘙癢,可伴食少乏力,腹脹便溏,小便清長或微黃。

材料:淮生30克﹑綠豆30克﹑熟薏米30克﹑蓮子20克﹑蓮藕半斤﹑瘦肉適量。
製法:瘦肉飛水,將所有材料洗淨後一起放入鍋中,大火燒滾後,轉小火煲約1小時。

除了濕熱型﹑脾虛濕蘊型患者外,臨床上陰虛血燥的慢性濕疹患者更常見。

慢性濕疹常常由急性及亞急性濕疹遷延而成,即使患處不瘙癢,皮損多呈暗紅色或灰褐色,局部乾燥﹑粗糙﹑脫屑或苔蘚樣變,可伴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等。

外觀上為患者帶來困擾,例如長年以衣物覆蓋,嚴重影響其社交和身心發展,在治療用藥上,還需加入疏肝解鬱,寧心安神的中藥,以凸舒發其不良情緒。

很多濕疹病人在接受中藥治療時,見症狀改善便停藥,卻忽略了後期用藥要扶助正氣,藉此鞏固療效的重要性。就像國家有賊匪入侵,除了軀趕外敵外,還要加強防衛措施,才可免於賊人常常來犯。

「扶助正氣」就是為自己的身體準備強兵,能處於主動狀態去抵禦病邪,而非消極地等待症狀復發時才予處理。

註:以上食療只供參考,各人體質不同,服用前宜諮詢註冊中醫師或家庭醫生。

2018年7月6日 星期五

夏天濕疹患者注意事項(上)


 原文連結青協家長傳動網《夏天濕疹患者注意事項(上)》謝嘉雯醫師
 
「那晚我替女兒‘R’背脊…‘R’天光,骨都赤…」溫馨的兒歌歌詞, 對濕疹患者或照顧者而言, 因皮膚痕癢 ‘R’背脊卻成為徹夜難眠的困擾。

中醫普遍認為濕疹以稟賦不耐(即遺傳傾向),加上後天臟腑失調;使風﹑濕﹑熱邪夾雜為致病原因。

濕疹可發生於不同年齡人士,根據皮損特點,分為急性﹑亞急性和慢性3期。

中醫認為人與天地相應,身體狀況也會隨四季氣候改變而有所變化。夏天暑濕重,濕疹患者容易痕癢發作。以下是夏天濕疹患者注意事項:

1.慎吃水果
夏天是水果豐盛的季節,但助長體內濕熱的水果,如芒果﹑荔枝﹑榴槤…還是小吃為妙,否則容易誘發濕疹症狀。至於其他水果,如食用後,皮膚無不適症狀,可照常食用。

2.適量運動
很多濕疹患者害怕運動出汗,會加重痕癢。但適量的汗出,卻有助袪除身體的水濕。「汗法」是中醫治濕疹其中一種手段;藉出汗,令病邪跟隨水液代謝而走,不留滯於體內。而運動有助放鬆情志,促進氣血流動,對病情有正面幫助。

3.避免過度清潔
夏天汗出多,洗澡可能較頻密,但過度清潔也會對皮膚造成損害。洗澡後注意保濕潤膚,盡可能選用成份天然的清潔劑和潤膚乳。

濕疹病位雖在體表,但與臟腑失調關係密切。內因有素體本虛、心火、脾濕、肝鬱化火等,治療要標(皮損)﹑本(體質)並治,控制症狀,減少和預防復發,提高患者生活品質為基本目的,兼顧近期療效和遠期療效。明天將會介紹一些適合夏天的湯水,以預防並改善症狀。